第57章 三国(57)

 明瑶等李白等
    他的功劳不显于人前,他的智谋难以重见天日,或许只有她登上了那个最高的位置,才能为他证名。

    以昭昭青史的名义。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刚刚拒绝刘辩禅让请求的刘妍从梦中惊醒,急促的呼吸声引来了门口守夜的女官。

    “殿下,发生什么了?”

    这是一个聪明机灵的女官,原本是宫中貂蝉冠,但不知道怎么的晋升为普通女官,最后竟然到了刘妍府中,做事稳妥,有条理,长的还好看,现在已经成了第一女官,掌管刘妍府中一应琐事,不过对刘妍的事物,她一直坚持亲力亲办,像是守夜这样的事,她从不让别人来。

    按照她的话说,夜里殿下要是有什么难过的事,她还能陪陪殿下,要是别的人在守夜,殿下连伤心都不敢大声。

    “红昌,我无事,不过做了个梦。”

    “殿下,红昌陪着您呢,多睡一会儿吧,明天会很忙的。”

    所谓“三辞三让”,最初是指主、宾相见的一种礼节,即主人三揖,宾客三让。

    后指周泰伯让位于三弟季历的故事,后人称颂此举为盛德。

    从大汉开始,“三辞三让”演变成为开国帝王登基时的一种必备仪式。

    像汉高帝刘邦,三让不得后,“无奈”地表示,为了国家,从了。

    像是汉文帝刘恒,可能是因为非开国之主,皇位也来得突然,所以足足让了五次才上位。

    这套形式又称为“三劝进”,顾名思义,是臣子们要进行三次劝进,被劝进者要连续推辞,第三次的时候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表示接受——之所以做出过这种姿态,没什么说的,就是为了表明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,让天下人看着,自己根本不想当这个皇帝,但大臣们强人所难,所有人都推举我,我没办法,只能勉为其难、众望所归、顺天应人。

    第一让:声色俱厉、严辞拒绝

    由吕布、公孙瓒、关羽、韩遂、马腾等将麾下将领首提。

    吕布先开头,说什么天下初定,各地骄兵悍将日益娇纵,边关异族蠢蠢欲动,为宗庙社稷计,宜有功、德俱佳之人尽快即尊位以定众心,否则即便有孔子和孙武辅佐,也会于时局无补。

    刘妍自然十分惊讶,生气的痛骂吕布大逆不道,然后其他众将开始劝刘妍,然后刘妍毅然决然的拒绝,这是第一次。

    第二让:再表拒绝、口气松动

    第二次就是天子刘辩。

    这个一向听姐姐话的刘辩已经长大,他并非绣花枕头,但刘妍的爪牙已经遍布洛阳城内外,不论是宫内还是朝中,他谁都无法完全相信,他唯一能够相信的母亲早已被刘妍放出宫去,兄弟刘协自幼聪慧,早早的去了封地,孤立无援,只想早日解脱,结束这十年如一日的囚笼。

    他生的太晚,又或者生的太早。

    他没长大便已要承担起一个国家,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承受不起,而被他姐姐取代;他生的太早,要他来背负天下,以至于不能够像刘协一般寻得自由。

    现在,终于要解脱了。

    刘妍自收复二州以后,大汉明面上就没了乱臣贼子,刘妍对北方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,而南方的荆州、益州、扬州等地的世家开始反抗,裹挟着州牧重新竖起了拨乱反正、清君侧的旗帜。

    刘妍花费不少功夫造船训练水军,还策反了江东的孙文台,这才一举收复了叛乱的南方,继续她的改革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