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0章还债与出路
重生之全能网红
泥茏
“那也挺不错啊。凡是能涉足房地产投资的,都不是简单之辈。”
吴瑕先夸了梁腾一句。然后又说:“等我猜一下先,按照梁董你一惯胆大之极的行事风格,你一定不会选择在本市投资房地产了。很可能直接就在一线城市投资房地产。对不对?”
“我不是不想在本市投资地产啊。这是我的故乡,虽然只是三线城市,但我看好它的房地产业,未来十年也将进入井喷发展时期。”
面对吴瑕,梁腾却是难得谦虚:“只不过,你看我已经在积极为收购李屋村小学做准备了。这也算是一次有意义的投资……除了这个房地产项目,我仍然有点闲钱,打算到一线城市寻找机会。毕竟一线城市的房地产业,潜力更好。”
吴瑕道:“一线城市国内公认的也就那四个,帝都、魔都、商都、开放之都。现在一线城市之间的房价有差别,但差别不大。基本均价,在七、八千每平米的幅度吧。”
“大概是这个价位。”梁腾道:“所以在现在这个时候,无论去买入哪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,我需要付出的成本,其实差不多。可未来十年间,我估计这四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,价格却会拉开距离的。不会像现在这么平均了。”
“梁董又来考我了吗?”
吴瑕笑道:“如今公司正处在用钱的高速发展期。不可能同时四处出击!如果真要在四个一线城市里,挑一个投资城市,我猜梁董最终会选择开放之都。”
“哦,何以见得?”梁腾不动声色的问。
“因为开放之都的一切政策都跑在了最前沿,因为它如今的准入门槛最低。因为从未来来看,它的发展潜力最大……所以它的房地产价格未来肯定会涨幅最大。”
吴瑕很肯定的抛出她的个人判断:“按照梁董你一惯的高瞻远瞩,一定比任何人都更早的就看这些。所以你深思熟虑后,肯定是选择开放之都投资。”
梁腾听了有点赧然。
自己哪有她说的那么“高瞻远瞩”呢?
四大城市之中首先“划掉”了“帝都”和“魔都”,最直接了当的原因,就在于那两大都市离他的故土太远了。
家里面有太多的事儿牵绊着他,使他无法奔赴远方。
至于大江以南的两个一线城市“商都”及“开放之都”,梁腾其实仍未决定选哪一个城市投资。
当然,梁腾不会透.露他不选择前往北方,是出于那么“寒碜”的理由。
梁腾毕竟熟知“未来的天下大势”,找个合适理由还不容易?
梁腾于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,指点江山道:“你单纯从城市的潜力,来判断四大一线城市未来十年房价涨幅,这并不完全准确。因为决定房价的因素,很多很复杂。依我判断:十年之后,未来之都的房价未必就能远远的甩开其它一线城市!”
“我何故如此判断?”
“首先,帝都有一个强悍无比的房价助推器,那就是几年后,奥运要在这个城市举办啊。借助奥运这块金字招牌,帝都的房价,会持续暴涨,短期内涨幅甚至超过其它城市。这股风头会持续到奥运结束几年之后,然后才进入房价平稳期……”
“因此,做短线房产投资,首选帝都。可惜,咱们的目标,不是短期内在房地产业内,圈一回钱,然而又迅速撤退,因此帝都不算咱们的最佳选择。”
“其次来看看魔都。因为南方城市改革开放更早,已经形成了对外贸易的良好氛围和环境,致力于做外贸生意的老板,当然首先选择在南方城市创业。这便导致魔都没了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……”
“所以魔都要发展,只能另辟奚径,只能把目光转向高科技领域。城市间的差异化竞争,造就了魔都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。”
“我如果现在便要投资it行业的话,自然首选魔都。但之前已经讨论过,至少在三、四年内,不会涉足高科技领域,投资魔都的地产,对我就没那么迫切。”
“而南方的商都和开放之都,其实我并没有想好投资这两大城市中那一个,更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……若以未来十年的房价涨幅,作为选择标准的话,当然毫不犹豫可以选开放之都。”
“但你知道,我涉足商业没几年,基本上没什么人脉可言,如今好不容易结识了个齐大海,他的万象网总部就设在商都。他在商都的人脉肯定很广阔。选择投资商都,有事或许可以找老齐帮衬一下;到了开放之都,那就真正没有人脉关系可言。”
“要涉足房地产这种庞然大物,不像做个体户小老板那样小打小闹啊。这里面涉及到的许多复杂的东西,一言难尽啊。”
梁腾说的倒不是假话。
按照他对十年之后一线城市的房价的了解,“帝都”、“魔都”、“开放之都”这三个城市的房价,依然可以做到“齐头并进”,差距不算太大,在合理范围内。
而“商都”的房价,就远远落后了其它三都老大一截。
究其原因,恐怕也是因为后世网络迅速普及,网购对于实体经济尤其是实体店造成了几乎是毁灭性的冲击。
“商都”的立足之本,就是通过“对外贸易”,取得了优势。一旦网购大行其道,多少实体店以及个人,都可以选择在网上直接从厂家拿货了,何必还要再跑到“商都”参加各种交易会,寻找商机?
不是说“商都”的大型贸易会就办不下去?而是商家对它的“依赖性”没那么强了。
逐渐地,“贸易展销会”的重要性,就没那么突显了。
对于梁腾的分析,吴瑕给予了高度认可。
不过,吴瑕打包票道:“如果单单因为人脉的关系,我建设梁董还是选择开放之都来投资。就算我家里那点人脉指望不了,但还有花依珊啊。她家里还有些人脉,咱们公司投资开放之都的房地产时,遇上问题可以找她。只要不是违背法律法规的事儿,她出手帮忙挺管用的。”
吴瑕没细说自家的人脉为何指望不了?
尤其没办法透.露的一个事儿:吴瑕如今都高度怀疑齐大海成了她老爸的眼线之一了。说不定,她一出面帮助梁腾在“商都”购置地产,她家老爸就会第一时间就得到消息。
知道后又会如何?依照吴震霆的脾气,大概率会出面给她下“指导棋”你该干嘛干嘛!不该如何如何……
年轻人最渴.望自由,尤其是出身大家族像吴瑕这种优秀人才,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摆脱家族对自己的影响,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。
如果帮助公司投资房地产的过程中,父亲不断在背后指手划脚的,无论最终投资成败如何?都令人不爽,心生厌烦。
对齐大海起了猜疑,怀疑他已经成了父亲的眼线之后,吴瑕不打算再动用齐大海的人脉。
就算她现在仍处于父亲的“封锁”期间,吴震霆的或者她本身的人脉关系,几乎都不能用。齐大海算得上少有的一点可以动用的人脉了,吴瑕仍然不打算请他出面帮忙了。
吴瑕的性格毕竟像她老子,都一样的倔。
上述这些曲折的心思,吴瑕不好跟梁腾说得太详细,甚至不好告诉他。
只能笼统的归纳为一句“她家里的人脉关系指望不了”。
幸好,梁腾也非常通人情世故,没去打破砂锅问到底。
听吴瑕打包票说,花依珊在他选择投资“开放之都”以后,还能帮得上忙,梁腾下定了决心。
“那好。决定了,就投资开放之都的房地产。”
梁腾拍板之后,又目视吴瑕,问道:“对于开放之都的房地产投资,吴总你有什么好建议吗?”
“当然有一点想法。可以给梁董参考一下。”
吴瑕道:“不过在那之前,我想先计算一下梁董真正可以动用的资本有多少?首先,要确定一点,昨晚到手的1800万,梁董决定都投入到房地产吗?”
梁腾很想说,自己打算留个一、两百万作为应急周转的资金。
但看吴瑕的表情,虽然用的是询问句式,但那语气和神情,早就认定了他会将1800万全部投入到“开放之都”的房地产投资去。
毕竟也不算很多钱啊。对于投资房地产这一行业而言。
另外,吴瑕估计早就认定梁腾的娱乐公司还有不少活钱的,无需从1800万中截取一部分作为“应急资金”。
但梁腾真的很想从中截留两百万啊。
他那公司运转所需的资金,统统花着“系统”的钱。他以“亏损”为目标,敢于使劲花钱。
但也有一些特别的开支,无论如何绞尽脑汁,都跟“创业”沾不上边,报不了“系统”的账。所以,很想留真正属于自己的两百万“活钱”,来应对不时之需。
但看看吴瑕一副认定他“早就留够了应急资金”的模样,梁腾感觉很难开口。
某些时候,梁腾其实挺要面子。谁没事愿意披露自己穷困之极的真相呢?
再想一想,投资“开放之都”需要动用自己的钱。接下来这投资,并不以“亏损”为目标,必须慎之又慎,倾尽全力去布局。本来1800万投入房地产,也掀不起多大风浪,再抽离部分资金,更显窘困。
那就不从这1800万“截留”资金了。
想到这,梁腾叹一口气:“全都拿去投资开放之都的房地产吧。先用1600万投资,200万当作投资应急金。这些钱都专款专用到房地产的投资上。公司的其它业务,都不得占用这笔专款。”
强调这一点,也为了防范投资房地产的属于自己的钱,跟“系统”的创业金,混杂到一块。以免结算的时候判他“违规使用创业金”。白白被处罚就冤枉了。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