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世间安得双全法

        这年头车比人珍贵,即便耿老爷子耿老太太是从京城来的大人物,也弄不到小汽车,要去山县,得搭乘长途班车。

    元妮好学,耿老爷子见她是个可造之材,也愿意传她本事。

    可惜班车颠簸,而且噪音很大,再加上开着窗户,想要说点啥都得大着嗓门。

    所以坐车的时候,几人都有默契地闭上嘴巴。

    足足跑了两三个钟头,班车才停了下来,“山县到了。”

    “呸呸,这风里咋都带着沙子?”耿老太太一下车就抹嘴,吃了满嘴沙土,实在不是什么好的体验。

    “这边就是风沙大,你看元妮同志,她头上蒙着纱巾,这样沙子就进不去。”王同志笑着解释。

    元妮解开纱巾,“喝口水漱漱吧?”

    耿老太太摇头,“不用,直接去集市。”

    据说山县的地下埋着一个了不得的大人物,古人善于布疑冢,这位大人物的墓始终没被发掘出来。

    附近种地的农民,时不时就能刨出一两件古物,因此大家都坚信山县地下有东西。

    来的人多了,就传出了名气,慢慢的大城市的人也愿意往这儿跑了。

    久而久之,就在山县形成了一个集市。

    除了大城市的买家,大部分卖主都是当地的农民,因此上头也不怎么管,就把集市当成普通的农村大集来对待。

    王同志看看天色,“那行,先到集市去。”

    先去集市,然后再登记招待所,住一晚,明天赶早再下乡。

    山县比丹县还穷,有好些人穿着化肥袋改的裤子招摇过市。

    耿老太太一直在城里住,日子过得很宽裕,还是第一次见着这么稀罕的事儿,她指着一个人的屁股蛋,“是我眼花吗?他屁股上为啥写着尿素?”

    王同志尴尬的笑笑,“那是用化肥袋改的裤子,不是在屁股上写着字儿。

    耿大姐,你不了解情况,化肥袋在村里可是好东西。没点关系的人,还弄不到尼龙袋子呢。”

    原来如此,装化肥的袋子都是从外国进口的尼龙袋子。

    对于布料紧缺的人们来说,有个尼龙袋做裤子倒也是好事。

    唯一的缺点,就是这种料子上的字洗不掉。

    关键问题是尿素,净重四十斤,这些字眼会出现在哪个部位?

    要是重四十斤出现在前头装扣子的部位,啧啧,那真是想一想都尴尬。

    耿老爷子咳嗽一声,避开了这个话题,五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,龙国地界这么大,有穷有富也是没办法的事。

    “前边儿就是集市吧,瞅着挺多人?”

    “对对对,从大槐树开始,那一片空场都是。”

    空场上到处都是摆摊的,乍一看跟农村大集没啥区别。

    耿老爷子和耿老太太已经逛过丹县的集市,知道当地集市就是这个样子,老百姓不可能把好玩意都摆到明面上来卖。

    他们需要擦亮眼睛,平心静气耐心寻找。

    这个摊子上是卖土豆粉的,那个摊子上是卖土豆干的,还有卖青梨的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