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章 都是坑……
大明第一国师
玉蝙蝠
看了一眼其他的卷子,于嘉刚放松的心情,瞬间变紧张了起来。
又是八股文!
本以为“修其身”已经够变态了,没想到,这次的出题人,直接就不当人啊!
题目就一个字,“乎”……
说说,如果没有大明的刑律在,如果人人都平等,如果出题人敢暴露他的姓名,会不会,走几步就挨揍一次?
这些出题的官吏,为了防止别人押中题,为了防止别人提前做好准备,真是煞费苦心呀!
不过,这也并非就判了“死刑”。
于嘉穿越之前,曾经听过一个笑话,听说还是真实的事儿,原来的时空里,清道光年间有个人考院试,也遇到过这种不知道问啥的题,他索性就把所有的生僻字写了一遍,谁知道还通过了……
那就往上坤,想写啥写啥!
于嘉选了《论语》第二篇《为政》篇中第十七句:子曰:“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
这里边就有“乎”字!
解了题,就开始破题了。
洋洋洒洒,以孔子的语气,对这段话写了一篇解释文,修改了几遍后,自觉没有什么问题,才用毛笔抄写在了卷子上。
第三张卷子,考的是策论。
题目问的是,如何与不友好的周邦缓和关系,如何互相尊重,规避战争。
这道题看似是献策,看似可以自由地写,但实际上难度也不小。
也需要列提纲,分几个步骤举例,同时,要结合考官的口味,再说出自己的意见。
就比如,朱棣是个粗人,认为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想要与不友好的邻邦缓和关系,只有给他们打服了,自然就和平了。
皇帝这么认为,各地官吏思想也会向皇帝统一,想要获得高分,你就不能再写“岁币”“和亲”之类的话。
总结起来四个字,投其所好。
于嘉穿越前,读过整部永乐大帝,也看过不少关于朱棣的电视剧,对他的性格可谓不要再了解,连草稿都不用,提笔便写了起来。
所有的卷子答完,于嘉慢慢地放下笔,揉了揉酸痛的肩膀。
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。
不考不知道,这科举是真难呀!
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