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.天降巨碑

    22.天降巨碑(1/2)

    游沧天的语气动作都很轻快,可就是云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这点,让人感觉很是古怪。但是在古怪之余,关银屏还感受到了一种在三国时期还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。

    游沧天所处的现代社会,倒是有一个词汇用来形容这种感觉,也就是所谓的“反差萌”。

    接下来要去无形装逼的游沧天,自然不晓得自己先无形卖萌了一把。不然肯定会因为害臊,而对他接下来的行动造成重大影响。

    “就选这里好了。应该不会造成什么人员伤亡吧?”

    关掉霞光特效,漂浮到观澜大街上方的游沧天,就如来时一样,并没有引起下方任何人的注意。

    所以当一些或红或白的球状物体从天而降时,也没有任何人在事前发现异常。

    “轰!!”“轰!!”“轰!!”……

    一直到足以响彻小半片江陵城的轰鸣声接连响起时,江陵城内的百姓们方才意识到发生大事了。

    这种与雷鸣音量相同,但声响却不太相似的动静要是发生在现代都市中,居民们八成会以为是哪里发生了爆炸。

    如果是身处动乱国度的人,甚至可能会立马联想到敌军进攻一类的事情,从而准备寻找掩体或者避难的地点。

    不过,在这个汉末三国时期,民众缺乏对这种巨大声响背后含义的基本了解。

    在演义小说里虽然经常出现什么“一声炮响”,左右伏兵尽出的描述。但三国时期是绝对没有“炮”的,甚至连火药都还没有出现。

    就连投石车在这个时代,都还属于先进的兵器。官渡之战里曹军一拿出来,袁军士卒就被吓得不知如何应对,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箭楼被摧毁。

    因为声响过大,袁军士兵将其称作“霹雳车”。

    此时江陵城中就也有听说过这段故事的有识之士,怀疑刚刚那些大动静就是传说中霹雳车的声音。又惊又疑。

    而大多数城中百姓,在一开始的惊吓过后,内心则迅速被好奇的情绪所填满。尤其是此时观澜大街上的路人们。

    他们中的少数人刚刚有看到几个巨大圆球从天而降,还没等他们想明白怎么回事就发生了爆炸。

    虽然不明所以,但在那种程度的巨响传进耳中,并且感觉到了爆风的冲击时,这些“爆炸现场亲历者”还是下意识地产生了“吾命休矣”这样的感想。

    不过这种感想,很快便随着字面意义上的尘埃落定而消失了。

    虽然现场被爆风冲击得烟尘四起,声响也震得不少人脑子嗡嗡的。但当大家稍微恢复过来,就发现现场虽然一片狼藉,伤者也不少,但并没有因为刚刚的爆炸而死人。

    天上的游沧天见到没死人这点,松了口气之余却也有些遗憾。因为这个小实验证明了一件事:摔炮,就算变大了200倍,威力距离杀人也还差得远。

    不过声势倒是真不小——虽然有点不同,但跟“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”的场面也确实差不了太多。

    在战场上用来直接杀敌是别指望了,但或许可以用来惊吓马匹和敌军。有点猴版震撼弹的意思了。

    游沧天在这鱼缸下的世界,视力即使在黑夜中也好得出奇。见江陵城内的不少百姓都因这一连串的“摔炮袭击”,而开始朝观澜大街这边聚集,他便也开始了下一步行动。

    抱歉,章节内容加载错误,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。

    Sorry,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.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.

    抱歉,章節內容載入錯誤,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